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2529|回复: 0

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组图)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1-5-9 13: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坪实验小学1年级8班,10个同学有8种答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重庆工商大学一间自习室,10个同学的答案有6个与脸相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能发挥想象的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焦海洋 作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代表建议立法保障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23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说,上述例子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王志杰也认为,我市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确有必要加强,应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据他了解,这项工作目前开展得极不平衡,仅有少数学校开设有这类实践课程。他建议各中小学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我们就“想象力教育”对成人和孩子做了一个实验

  调查

  这幅抽象图你看它像什么

  上面这幅无名抽象画,是记者23日用来调查孩子和成年人想象力的,它看上去像什么?

  “外星人”、“动物园”、“金鱼”、“家”、“斗牛图”、“地球”……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

  小孩:一切皆有可能

  23日下午,记者带着这幅画来到南坪实验小学。看着这幅图画,孩子们大声嚷嚷开了。“好像一只漂亮的金鱼在水里游!”“不是,是一只猫头鹰在树上打瞌睡。”“我看是神兽金刚吧!”……

  在1年级8班,记者邀请10名刚满6岁的小朋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眼中这幅画的内容,结果得出“外星人”、“动物园”等8个答案。王梓臣同学特别告诉记者:“这是画的两头牛,人们正在进行斗牛比赛。”他还一边指着图画,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斗牛图。

  成人:大半说是人脸

  记者又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在一间教室里找了部分正在自习的大学生来“研究”这幅图。

  10名大学生中,有6人回答是“人脸”、“人头”、“鬼脸”等,有两人回答是“河流”,另两人的答案是“马”和“瀑布”。一个男生笑着说:“这是两个头像,一对情侣正在面对面地亲热。”

  随后,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考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这个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调色板打倒了。”卖小食品的张先生说。而36岁的高女士歪着头看了半天,肯定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流眼泪。”

  专家:画无标准答案

  “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重庆十八中心理教师邹红说,这幅画说是什么像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成年人都会去猜测标准答案,因此得不到比孩子更多的答案。

  邹红认为,想象力本来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相反,因为经历得更多,看到的更多,成年人应该比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邹红说,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

  建议

  大人们的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吴靳给出了如下建议。

  这些行为 培养 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 扼杀 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据 《重庆晚报》

  评论

  孩子的想象力跑哪儿去了

  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排名倒数,只能说明教育出了问题,而这种问题打幼儿园起就埋下了。在幼儿园,小朋友们听老师讲课,一定要背着手。小朋友们天生爱动,为什么非要背着手,难道就不能随便些?这种固定化的程式从小就开始压制人的思维。另外,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情,如果小朋友哭,家长说要告诉老师,小朋友很快就不哭了。为什么小朋友对老师有种“怕”的感觉?老师说什么是错的就什么是错的,什么不可以干就什么不可以干,这种从小的教育对孩子造成的文化影响,值得我们深思,这是不是影响学生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个文化原因呢?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落后,很多人责怪中国很多学校不搞素质教育,只搞应试教育,唯分数是从,这种观点很对,并不新鲜。在当今的初等教育中,包括学校、教师、教育部门、学生、家长都显现出一定的功利心。学生考高分,自己有好前程,家长有面子,教师有成绩,学校有亮点,教育部门有政绩。因而,只要学生能考高分,社会、家庭、学校没有不支持的,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何,那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学生的分数是他们最直接的利益。孩子的想象力跑哪儿去了?要从社会整体氛围找原因,似乎没有谁指望能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获益。 (北京 方雄)

  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令我们沮丧。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中国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零,在英文课上只能是“O”,不能有别的答案。挑战了老师的权威,便会受到戒尺或类似戒尺的训导,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

  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我们的一些教育理念,使学生过早告别玩具,被迫提前参与过多过滥的应对成人世界的竞争,损及了人生成长的自然天性与规律,这是把孩子“制作”成用铁丝捆绑、扭曲的盆景,而不是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实则抓错了重点。没有想象力的民族会是怎样: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以色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中国一个也没有……

  倒数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请成人们不要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传统应试教育才是罪魁。

  记住专家说的,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重庆 阳光)

  没有好奇心,谈何想象力?

  中国人天生缺乏想象力吗?我不相信!在孩提时,也许每个人都异想天开过,想象力的翅膀很瑰丽很浪漫,但是年龄越大,仿佛越来越没有想象力了,这是为何?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高锟小时候充满好奇,什么玩具都喜欢拆开,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惩罚他,正如高锟所说,“(我)不是研究,是看里面好不好玩。我运气很好,没有人罚我。如果当时他们觉得我这么做是不好的习惯,那我的好奇心可能会受到打击。”每个孩子小时候也许都有过拆玩具的经历,但多数情况下都遭遇呵斥。也许,一声呵斥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杨振宁说,“科学家的研究动力来自于好奇心,是好奇心诱惑着他们不断钻研。”斯言不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好奇心,谈何想象力?

  中国学生失去了想象力,应当归咎为老师和家长。但显然,这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人所周知的应试教育。著名作家金庸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发现,中国学生通常第一学年的成绩非常好,但到第二学年就会差一些,到第三、第四学年就会落后下来。究其原因,与中国学生只会凭记忆力,光知道背书有关。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可谓说到了点子上。学生只知道背书,板子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应打在应试教育身上。

  为何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能获得高分数;为何不能有想象力?有想象力就难以符合标准答案。我们的不少考试很机械,答案是唯一的,是规定的,必须契合才能拿到分数,如果学生思维发散,超乎想象,就不可能拿到高分数,拿不到高分数就进入不了好学校,甚至考不上大学,这就逼迫着学生死记硬背,一切围绕考试转。当考试是僵化的、呆板的,学生就必然僵化而呆板。 (北京 王石川)

  立法强化“想象力教育”最没有想象力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让整个中国伤感,怎么才能让孩子的想象力丰富起来?有专家建议,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立法不是万能的,这在实际教育中也做不到。这是最没有想象力的建议。我们的教育需要想象力,但最有实效的就是高考试卷中充满想象力,学生才会有想象力。

  素质教育谁都知道重要,孩子的想象力谁都知道重要,但我们却更知道,孩子的分数是最重要的,没有想象力至多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既然现实中想象力不能换回分数,还要想象力干什么?

  立法强化“想象力教育”是最没有想象力的建议,我们的世界缺乏想象力,就别奢求孩子的想象力有多高。

  (浙江 前溪)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4-12-22 16:4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