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1318|回复: 0

梅德明: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努力推进新时代外语教育新发展

[复制链接]
王建华 发表于 2022-5-5 14: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梅德明 [url=]21世纪英语传媒[/url]
) ?$ {% o# [3 Z8 I. }9 z! f( a" T
7 l' H8 H! o8 e& x+ _, }; K
观点
OPINION /
今天我将从外语课程建设的整体角度,谈一下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能够为新时代外语教育带来哪些发展。我首先简述报告的背景,然后聚焦21世纪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和内涵,就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评价考试改革等话题展开讨论。
- h6 \$ J  q) K% y2 n: W) M* _
报告背景
. e! E6 S; s( N) F) ]+ W4 Y
纵观世界,在过去的200年里,育人方式历经了几次重大变化。从农耕时代的小作坊式,到工业时代的大规模育人,再到当下的个性化育人,我们不难看出育人的本质是基于人的发展。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地球上的变化却是无限的。要想在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变化中保证学习者能够进行为了立足当下的学习、走向明天的学习以及终身受益的学习,我们就要明确现在的育人方式是否能够满足为了立足当下的学习、走向明天的学习以及终身受益的学习。如果我们的育人方式仅仅聚焦于知识摄取和技能操作,而不是关注知识体系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日益智能化的时代很可能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地。外语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国际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观。

) t" h$ \5 p& ?' l
我们生活在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时期,其特点是变革和创新。放眼未来,世界充满着波动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我们所倡导的立足当下的学习、走向明天的学习以及终身受益的学习必须赋能,赋予学生以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以面对充满变化和变数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其中赋予学生以深度学习方式、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导航仪(learning compass)非常关键。AlphaGo和AlphaZero的相继出现,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翻译的突出表现,让我们看到了智能机器所显示出的深度学习能力,也为自然人的学习提供了重要启示。我认为自然人的基本属性是碳基生命,智能机器的基本属性是硅基生命,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巨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因此,我认为在一个机器试图变成人类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切不可将学生培养成机器;在一个机器试图将算法变成想法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切不可将学生培养成只有算法没有想法的机器。我们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无限的创造力、丰富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即行动的导航仪)。
* d8 Y+ {) Y1 e; N' M
此外,我们还应认识到,21世纪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对育人目标有着重大影响。如2018年全球胜任力评估报告中谈到,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走向世界,与人合作,有温度,有激情。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也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通的世界,教育不再仅仅是教人们一些东西,而是帮助他们开发可靠的指南针和工具,让他们在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中自信地航行”。
- c; J: u5 c- d
21世纪核心素养
# X$ m0 n4 f; k* A$ ^
我们发现,21世纪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关注核心素养,全球基础教育朝着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又被称之为21世纪核心能力,于上世纪末提出,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培养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所需要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经历了若干个主要阶段:英国和澳大利亚率先启动核心素养的研究,随后扩展到北美、东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地区是国际组织。
# e1 `0 l' p) t, B$ ~
我国于2014年全面关注21世纪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育人价值和功能。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表明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2017年推出了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和标准。即将颁布的与普通高中相衔接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类课程也将在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明确核心素养的枢轴地位。
4 r( Q5 E# N) D9 @! J. g" \
核心素养之所为“核心”素养,是指身处21世纪的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通过特定学习方式而所孕育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知识和综合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整,是个体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以及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胜任能力。核心素养的DeSeCo版明确提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还需加上态度。DeSeCo版还确定了核心素养的主要类型和能力指标。各国以及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或地区组织进一步探索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指标和相关领域及子领域的具体要求。2015年,经合组织启动了“教育2030:教育和技能的未来”项目,并于2018年和2019年相继发布面向2030年的“学习框架”和超越核心素养DeSeCo版的“学习指南”,明确教育应该帮助学习者“在陌生的环境中明确航向(navigating oneself)”,赋予学生创造新价值、勇于担责任、学会解难题的能力。
$ e$ A1 S2 v, i; T6 m5 ]' i
根据剑桥大学推出的《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跨国人才培育框架》,终身受益的素养包括创造力(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Critical Thinking & Problem-Solving)、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情感发展(emotional development)和社会责任感(social responsibilities)。
8 p1 X: m( P' Y# h& F2 Y! ~) A+ V
英语课程建设
5 D$ U! m  {2 Y3 A6 K
英语学科的课程建设首先要弄明白一些基本问题,比如英语是什么?英语课程是什么?英语课程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发展语言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 }8 H8 v3 d7 x/ x9 ~  d( |
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课程应该以核心素养为枢轴,统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考试、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关键环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本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言能力构成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构成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为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教材、课堂、考试评价,我们应当凝练并提出“可教、可学、可测”的素养内涵指标。比如语言能力可以含“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解释与赏析”、“交流与创建”等指标,文化意识可以含“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认同与传播”等指标,思维品质可以含“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等指标,学习能力可以含“主动与进取”、“监控与调控”、“选择与获取”、“合作与探究”等指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知识、能力和态度,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学以致用的基础性综合素养,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英语课程育人的指引,也是英语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标准。
+ u4 _7 P2 K! R& y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科知识观和课程育人观,教师不能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耗费在知识点的讲解,而应当关注知识的内化、迁移和重构,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块、知识串、知识链、知识网,学科知识必须与生活建立关联,与其他学科知识形成立交桥,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应该相通相交。通过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英语课程学习,我们的学生能够坦然面对复杂的跨文化情境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基于不同的情境,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以及听、说、读、看、写等语言运用技能,主动获得文化知识,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善于比较文化异同,通过分析概括、整合推断、批判评价各种问题或思想观点,吸收文化精华,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在理解与交流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
9 }) }1 H8 z# t% Y: o7 o
英语课程要求以素养发展立意,改革传统的知识点传授和吸纳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发展为目标、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活动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课程应该整合单元主题、语篇内容、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要素,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思维品质提升、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师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设计教学单元。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依据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和学段目标,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尤其是学生所熟悉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主题。教师应积极挖掘单元学习内容蕴含的育人价值,突出单元整体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帮助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形成思想观念和结构化认知,对人和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解决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和问题。
) a( E3 o5 `! P# o* r( V5 B
英语教材建设
4 W4 W2 p% i2 l4 @
英语教材建设是英语学科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英语教材应该以立德树人、培根筑魂、启智增慧为指引,符合课标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以素养立意,着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共通核心素养。英语教材建设应重视体系建设和内容选编,立足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和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全球意识、开放心态,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理解和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人类共同价值。

$ m$ s, N; ?+ f6 U
英语教材建设应站在英语学科本质观和英语课程育人观的角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视角,采用结构化、情境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认知水平和发展愿望,设计有挑战性和获得感的学习活动,基于真实的社会情境和生活语境,有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项目化学习,体现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体验性、过程性、成长性、建构性等特点。
/ L' Y7 g$ ~1 V
英语教材建设应该注重主题意义探究,围绕具体话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帮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文化知识,深化对基于主题意义阐释和探究的课文的理解、赏析和思辨,探究语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评价和汲取文化精华,运用所学语言和策略,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观点、态度、情感等。将学习活动设计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整合主题、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诸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学习活动。

5 l6 q; _8 K7 L! n( C  j# z9 |
英语教材建设应该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内容呈现,在整体结构、单元设计、教学目标、主题意义、话题内容、分类活动、学习支架、配套资源等方面做出有成效的努力,使教材具有整体性、基础性、关联性、渐进性、开放性和一定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共同基础,合理控制容量和难度,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数字资源和开放空间,重视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和差异化教学,发展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 _# K# Y/ }; G! Q2 s% A8 j
评价考试改革

* T5 w/ S6 T6 V/ F5 R1 v; [& ]
我们倡导并坚持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体化”评价理念,以素养立意,以终为始,自始至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考试命题应遵循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合理选择测评形式,整体规划测评结构。

. \7 {! m0 d/ T* f3 d, c
我们要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导向,注重考试命题的素养立意,将体现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的核心观念、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等蕴含在真实情境与真实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聚焦于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育人模式。考试命题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严格依据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确保命题框架、试题情境、任务难度等准确体现课程目标和学业要求;根据评价内容特点,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内涵,科学选取含纸笔和非纸笔两种形式的评价方法,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多样的问题任务,突出试题的基础性、代表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符合教育测量学的指标,具有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遵循规范性原则,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精心筛选命题人员,强化命题流程规范,严格试题质量评估,确保命题框架合理、试题内容准确、问题情境真实、容量难度恰当、考试指令清晰、考试结果有效。遵循适宜性原则,严格对标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命制的测试题目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重点考查学生的价值观、文化意识、思维过程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和成就表现。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整体规划试题结构,基于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以及主题意义、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课程的内容要素,规划试题内容的结构,确定试卷中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匹配题、简答题、写作题、组合题等。

9 U! n& ?; v* V  [2 j7 C* z% H
对于语言能力的考查,要设计能够体现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问题。对于文化意识的考查,要设计能够体现学生基于对中外文化的正确理解而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的问题。对于思维品质的考查,要设计能够体现学生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批判、创新等思维过程和方法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的考查,要设计能够体现学生独立或合作运用学习方法及策略的问题。

% N$ S" }& E# M7 _; K
总之,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外语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评价考试改革始终遵循党和国家关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要求,充分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功能和方法,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和外语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实施深度学习、深度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立足当下的人,走向未来的人,有情怀、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的人。
/
梅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编制组组长,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内容来源:英语教学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本文为梅德明在2022年1月全国基础外语教育“三亚论坛”上的主题报告。
) s0 A; N4 i+ `6 Q
) I$ _+ U' P  A* K# }5 c$ [3 X& J

, M! o; L; L& n2 c: p$ [! ?. i$ w" i9 _7 M( e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5-1-22 12:5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