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各设区市教研室: 为促进并深化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展示我省普通高中优秀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风采,同时为今年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选拔优质课比赛参赛选手,依据我室2014年工作计划,经研究决定于2014年10月举办江西省“赣教杯”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 一、参赛对象 中学一级职称以上(含一级)在岗高中英语教师 二、比赛内容与方式 比赛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一年级选用必修1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高二年级选用选修6第三单元A healthy life。 比赛方式:本次比赛采用评比录像课的形式,不进行现场观摩。录像课时长45分钟,实时录制,课型自定。 三、参赛名额分配 四、参赛要求 1.各地市应本着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参赛选手的推选工作,并报送参赛教师推荐表(见附件1)。 2.每位选手根据比赛内容上报一节45分钟实时录像课(一次摄制,不能剪辑)、该课时PPT课件和教学设计。 以上四项(推荐表、录像课、PPT课件、教案)储存在一个优盘中上报。 3. 课件制作要简练。(1)第一页应呈现标题、内容、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邮箱等);(2)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必须能在Win XP或Win7下运行,建议用2003 Office Powerpoint制作。 4.教案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2)。(1)A4页面设置,行距为1.5倍,正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2)教学设计以中文为主;(3)文中的标题层次依次为:一、二、三、……,1. 2. 3.……,(1)(2)(3)……,① ② ③ ……。 五、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奖次设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特等奖获得者将代表江西省参加“第九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比赛”。 六、材料报送时间及其他 1. 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2. 各设区市教研室在2014年10月15日前将参赛优盘报送省教研室高中部胡元生老师(地址:南昌市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电话0791-86765883)。逾期则视为放弃。 3. 我室将在适当时间邀请获教师进行优质课观摩活动,具体时间与地点另定。 3 r; E* Y3 e3 i* i
4 p: ]8 e; n3 r$ Z% v7 \' a附件1:参赛教师推荐表 附件2:教案设计模版
. K8 l' z4 i# t5 O( q: p4 A9 d9 Y: g' Y; F1 d' ^" U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2014年7月21日
, M4 \7 C& w9 n) A+ M0 L附件1. 2014年江西省“赣教杯”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参赛教师推荐表 | $ R" L5 Y$ c# x/ L& W% U6 I0 }
| |
' U! c4 [* N0 u S1 Y
| |
' N# Y: r7 `+ h# b1 z L+ t
| . B8 N: N% k* t# s
(照片) ! J3 m: _% o" x8 _
| | | | | | / Z( G0 h1 ^9 S3 A& z" W
| | 8 y* y4 t% p+ c& L4 i3 P0 \
| | 7 C0 {. f3 o( m+ v, m( ?
| | 2 ?3 ?& d; V& |- [) ?: T
| |
' A/ k: z% }' n2 T1 v1 `
| |
; @: A# b6 p' `5 \
| | ( G4 ?. x" q" L" }( h4 K9 m
| | | | |
: n! [( N0 q( M9 u0 x. \2 `+ A
|
) Q8 G% l5 Y% h9 [- j; R# i5 d/ U4 {
| s7 a4 a' [* b
| | | | | | 0 |6 W, j& ?, z% x
|
7 t% y! T; \% G' s9 U
| ( X9 B- g" O! L! b
| |
# Q! H. \. L8 K/ S% D- \
| 2 A6 i i$ f) C4 q( U8 u
| * S3 I, E% _2 l
| | | |
I i( O# x6 V9 q( c# R6 _
|
/ Q8 ]( a9 f# |0 }+ y" r D/ V& R# {1 O# g7 X5 Y$ o
(盖章) 年 月 日 |
& S" n2 s2 `) F( T# @' |& P6 ]# Q8 V附件2.江西省2014“赣教杯”高中英语教学比赛教案设计模板
| |
2 v8 J# O! l1 h1 D4 k" i2 K+ @
| |
! X2 F8 \7 I5 {/ J; d- r% j" o
| | | | | |
1 {' t/ m8 M5 i( Q& m: Y) o) C
| | 4 e& K8 f) h4 @
| |
; X* ], A% j% R- m5 O/ L
| | * |8 k! n B K0 t" Y
) {9 b6 w! ^! }0 }" E0 s8 u& g. @& S; d7 M& G% _- F* X! T, L' I* R. Q
' c7 ]1 y1 q8 ~4 A% F3 O
! a; {. @' L3 b, ]9 J" G3 E7 S5 {. \, X
| |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 f' o/ l: N0 v2 D3 d% d# T
w5 S0 u- p0 H D
/ `4 n( p* i; g- F" [学生情况分析: 2 s/ L! L/ o/ _0 ~+ z2 F
0 y: B) L' `5 u6 \1 m
/ c+ C8 D! o8 G6 o+ k4 y( D ~
$ Y8 Y5 i! x. `" A$ u: T& p; |
3 _- r% u! b) ?# x: b | | 2 l$ N) u" N; n D+ t4 ]1 E9 @6 F- J3 J
. M4 H# D+ Z. l
$ r6 ]1 f/ B' b) M) Y7 d2 a, k) _2 a: M J' C B
3 D V4 `% ?; @+ @5 r f2 ~0 ~- X
8 o2 M* T% e m& F! N& q& s3 v: \8 ]+ O6 q/ ?( J
| | 教学重点: 6 {" S& R* I. ~; o" J' R2 u8 o% x
% W7 J: @' j5 `' ~) A- Y' N3 }) s( F; u# K
教学难点:
`* D' _$ c9 F0 O9 P6 e+ c2 `& P3 @2 k5 @' Z9 `
| | 4 y) c3 n& f. i: _
8 j$ B$ ?$ v" h! B6 _/ B# g6 P% o& P+ X% l. y, M/ o9 D: w
0 A$ W9 h# B6 u+ b* Y
! E# O/ c V% x, ]) n" K0 c, H7 {( h( I0 P( Q
2 Q; \. w% C: z$ E# Y
$ G( x, w0 V) _3 l' J8 h! K7 ]/ U. o5 d
. _7 t% {& f. o) O4 V
" ^" c5 k0 z) N; _3 @( c
) W* Y7 e; `) H6 `
) x4 p& [2 H2 C9 O; g" z1 S
4 [- I$ U( {5 ^1 H( `6 V4 M( H6 }/ ]" e& ^
3 ?; G: J ^. ?# b& z E! j; W, t" I5 a: O5 G1 X/ U. g
| | 评价内容:
2 u3 t) v& G& A B" ^3 I& V5 J( _4 K
- R0 N' N1 d: p
( a$ Y' o; t7 W# T
! v, K' _; h9 y
9 j7 ?' ?; m6 r" w! _" V8 k+ b评价方法: & b- G- r/ P. C
7 w3 S* h, b. ?
% O; q. {7 `" g* d% M/ @& _( K! h5 [" c1 p( L
( o4 k1 C: X# o |
9 q6 X' Y" x/ Q$ w* }, Q( O0 W' z E
& P, A4 q4 z( E7 J: ]
: z+ I1 e5 h8 w/ X
2014年赣教杯通知.doc
(47.5 KB, 下载次数: 1666)
) J9 \* y9 ^$ i& B' w5 [
1 r: }" I& m4 L&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