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连通主义: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理论7 Q/ N! {$ o9 I" L
1 ?" k! R: r7 R- O) J- ^6 l$ r
George Siemens
$ O+ H$ P U; p. v' R% |+ {" }
; }4 H: d/ t7 D9 u/ d2 G2 i+ P; l雷绍南 译: v+ n2 U9 _0 @% \2 j
( C7 J" ~ A4 y7 t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 s0 D n5 m) z! \# p4 f% u
3 B# X5 f5 }7 {原文地址http://leishaonan88888.blog.163.com/blog/static/4969432011710104512584/ $ u4 a) M# {, K3 U6 z& @8 [
+ J! E+ `2 h( W- r, r一、引言# K1 `8 d1 q) `: O# B* u
0 C+ J1 [+ y0 p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创建教学环境最常用的三大学习理论。然而这些理论是在技术还没有影响学习的时代发展出来的。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技术重组了我们如何生活、如何传播交流和我们如何学习。学习需要与那些描述学习原则与过程的学习理论都应该是对基本社会环境的反映。Vaill强调“学习必须是一种生存方式-个人和组织用来与令人惊讶的、新颖的、肮脏的、重复性的事件保持一致的一系列持续的态度和行为”短短的四十年前的学习者将要完成必须的学校教育,而后进入终身的职业生涯。信息发展是缓慢的,知识的生命是以数十年来衡量的。今天,这些基本原则发生了变化。知识在迅猛地增长。很多领域的知识生命是以月和年来衡量的。Gonzalez描述了迅速缩小知识生命的挑战:
6 M; [, D6 H1 B: k- k0 i1 W- A& f# v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因素之一就是减缩知识生命的半衰期。知识的半衰期是指从知识获得 跨域到知识过时的一段时间。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一半,是十年前我们所并不知道的。世界知识总量在过去十年间翻了一倍,而今天根据‘美国社会培训与记录’(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and Documentation,ASTD)而今每十八个月翻一倍。为了抗争日益缩减的知识半衰期,组织机构不得不被迫开发实施教学的新方法。
% w& |9 t- J: G2 S# F0 f
' u8 P6 C. Q# v5 Q$ w* S二、学习的一些重要趋势' Q8 D" o# O& z+ j l \* c
* |3 t( N7 {3 S5 }) y' w3 G3 H
1、很多学习者通过课余课程迁入了各种不同的,很可能不相关的领域。9 O X l7 x2 r7 c/ S5 V; x
& n' H! ~) g/ X6 W7 W @; N
2、非正式学习是我们学习经验中的很重要的一方面。正式教育不在包括我们大多数的学习。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发生-通过社区实践、个人网络以及通过与工作相关的任务的完成。
2 h+ b* J: x* r+ c
: N( f7 r9 u- h8 S3、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持续终身。学习与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不再分开。在很多情境中,他们都是相同的。
4 m- X3 r- c$ l/ z( G- Q& ^: ?1 K
4、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大脑,我们使用的工具决定和塑造了我们的思维。3 ^0 n, x' `4 x4 {: D
- Z# i1 z7 {% i5 g0 h( Y0 B5、组织和个人都是学习组织。对知识管理的更加重视突出了对试图解释个人与组织学习之间链接的理论的需要。5 p: S3 {4 b* s5 O" m- ?0 _
0 E9 c6 k% ~- k/ O, i9 k% ^7 ?6、很多以前由学习论处理过的过程,现在要么被技术卸下,要么受到技术支持。
* @% V9 t, u9 S |
. Z' J. a5 D" A7、知道如何和知道什么正在用知道在哪以补充(理解知道在哪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 _) W1 X3 I8 {3 a
, D) @$ [( m4 s0 o三、背景3 y4 t$ c9 p4 u* ? t7 I
v1 a7 M% T7 |3 m: V: r9 u0 ~Driscoll把学习定义为“人类行为或行为潜力的持续性改变,这必须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与世界的交互的一个结果。”这个定义包括很多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共同相关的属性,也就是作为持续的改变状态的学习能带来作为经验和与内容或其他人的交互的结果。8 d) B/ `" @4 h, E( d
2 t$ c& s0 h" K
Driscoll研究了些定义学习的复杂性,其论点集中于:
3 g# a7 S" I. z% ^6 T: R& k1 s$ R1 j* s6 @/ K
1、知识的有效渠道——我们通过经验获得知识吗?它是天生的吗?我们通过思考和推理获得吗?难道我们通过思考与推理获得的吗?6 u0 Y2 q' W7 O) Z5 g4 n) n, U
1 H l' f9 U7 S3 q8 n0 a0 k
2、知识内容——知识实际上是可知的吗?它是直接通过人类经验可知的吗?
* D' a7 K1 _) |5 v- i7 G }8 i1 V& Y" C7 ]% B9 d9 u) ?0 |0 M4 _0 S
3、最后的考虑焦点在于与学习相关的三个认识论传统:客观主义,实用主义和诠释学。3 `3 K* ?" L3 [9 W: M
! b2 A2 |1 J O. g
客观主义(类似于行为主义)认为现实是外在的,是客观的,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得的。
6 d, N) m8 y( _" J) L+ [$ H: L1 H( r2 Q
实用主义(类似于认知主义)认为现实是可以被解释的,知识是通过体验与思考而实现的。
1 {. M6 Q4 X) L: {8 Z' e* m9 Y4 q+ F) g- p% s3 {' p' L; H
诠释学(类似于建构主义)认为现实是内部的,知识是被建构的。
- X: n+ F; P8 f) @* w& s! S6 ?3 H7 g; ^. q$ T2 f7 u( F
以上所有这些学习理论都持这样的概念即知识是客观的,可获得的,不是通过推理或就是体验而获得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试图解决的是个人是如何学习的。
7 k" S6 w6 B+ u
) y% @2 c9 I- X- i3 T) T. K
7 x- E2 M) O$ o! Y/ G. y3 I# t2 k% C4 X* E: r( A2 p& ~
行为主义表明学习大部分是不可知的,那是因为我们不可能理解一个人内部所发生了什么(黑箱理论)。Gredler认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在内的几个理论对学习提出了三点设想:7 j3 H9 K6 K2 z4 G' W l1 K* b# g
, X' k+ q, C0 o- r1、可观察的行为比理解内部活动更重要。: q* {1 x x0 y+ `/ ~4 [1 ?
( B6 T, q* k8 O$ f- C
2、行为应集中在简单的要素上:刺激(S-stimulate)与反应(R-responses)
& G4 Q/ R M, D% \3 C( ~' {7 n" B# _6 Q8 d6 `- t: [
3、学习是行为的改变
/ O3 ~4 T+ L& O3 U, Q$ N
l, ]$ F4 U' m9 R" F5 T认知主义往往采用一台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模式。学习被视为输入的过程,在短时记忆中管理,长时记忆中提取编码。Candybuell详细说明了这一过程:“认知理论中,知识是学习者头脑中符号性的心理结构,学习过程就是这些符号致力于说明记忆的方法手段。”1 ]- l, }7 A, K2 ^* P3 B
- a& [1 @7 X9 i" V( b建构主义表示,学习者在他们试图理解他们的经验时,创造知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把知识视为学习者的外部的,以及把学习过程视为知识内化的行为。建构主义者假设认为学习者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知识的空容器。相反,学习者积极地试图去创造意义。学习者经常选择和从事他们自己的学习。建构主义者原则承认现实生活的学习是混乱的和复杂的。能消除学习迷惑性的课堂在为学习者准备终身学习方面更有效。
8 f3 ^. C6 `# F j h' M4 x% D+ m ^/ b
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局限6 n0 k3 Q6 S( [) E, m4 ^
6 w. k5 V0 Y4 X& T, X
大部分学习理论的核心信条是学习会发生在个人内部,甚至社会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地交互过程,提升了学习者学习中的首要权力。这些理论并没有涉及到那些发生在人们之外的学习。他们也未能描述学习在组织内是如何发生的。
3 t1 j1 z0 B9 D
( D. I! x1 [4 V0 x' K学习理论关心的是学习的实际过程,而不是关心什么有学问的价值。在网络世界中,正是我们获得信息的行为方式是值得探索的。需要评估是否值得学习的东西是在学习本身开始之前应用的一种元技能。当知识贫乏的时候,评估价值的过程被假定为是内在的学习。当知识丰富的时候,知识的快速评估是很重要的。信息迅速的增加产生额外的关注。在今天的环境当中,在没有个人学习情况下,行动往往是必需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从我们的基本知识中描绘出信息来行动。综合和认识连接与模式的能力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技能。当已建立起来的理论通过技术展现出来时,很多重要的问题也都凸显出来。理论家的本意是当条件发生变化时,继续进行修正理论。在某些时候,然而根本条件发生重要性改变时,进一步修改不再是明智的了。一个全新的方法是必需的。
( S. n6 Q( A7 }: G6 w0 b4 n) r, J7 a% q& p9 D; \. L% g
探索与学习理论相关的问题以及技术与新科学(混论理论与网络)对学习的影响:6 m( U, j3 C* p: s; {. F
, w8 W1 Y- g0 f1、当知识不再是线性方式获得时,学习理论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o# ?# H) d3 J P7 f" p
9 F3 S; S2 F% ~$ e* w3 t# P+ B2、当技术能执行先前很多由学习者执行的认知操作时(信息策略检索)学习理论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6 H, d3 r2 v+ O b/ w
1 u) ~, g0 a+ ?) g3、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生态中,我们如何继续保持当前的状态?
5 i/ q8 o1 ]7 F9 l* b
0 Q; r: I1 w* U4 n" n( K4、学习理论如何处理在缺乏完整性理解的地方需要成绩的时刻
/ E8 Q( r' A/ D' I8 M
5 V7 A0 ]* w& l' {. _# ]- M5、网络与复杂性理论对学习的影响是什么
7 n% W Q4 W! z, m2 O1 ]6 [! I9 t) r2 \
6、混沌理论作为复杂的模式识别过程对学习有何影响- X) o: s( X! H5 o: X0 m+ Q/ Z
* q, y/ f# E- B
7、随着在不同知识领域中增强的互联的认识,在学习任务中如何察觉系统理论与生态理论呢# o+ J& f& a) ?- b
2 |' ?) f# d0 c$ P
五、另一项理论
2 E+ b$ W( o; ?8 j6 o4 @5 _
9 Y, |; T0 A8 K+ m3 z% Z% A包括技术和作为学习活动之间的连结开始使学习理论进入到一个数字化时代。我们再也不能够亲身体验,以及获得我们需要行动的学习。从形成连结中我们获得我们的能力。: o2 C. j! R4 G
( d1 z* b' r; ~ Karen Stephenson说:
$ F( P+ ]3 ]9 { c* G
q( \' g, c7 E! \0 }# ^9 R9 C; K “经验一直被认为是知识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不可能经历或体验所有事物、其他人的经验。因此其他人成为知识的代替品。‘我把我的知识储存在我的朋友那里’就是一个通过聚集人们收集知识的格言。”! R% f( t5 u2 A# D) V9 [
. X8 q. @1 z' x7 Y/ J$ p混沌理论是知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现实。《科学周刊》原引Nigel Calder的定义:“混
0 C: I* }0 i" J1 R/ F3 C; C. f- P) P& V& f$ N
就是秩序的神秘形式。”混沌是可预测性的破裂,在开始就能违反秩序的复杂的安排中得到
+ u# G7 U2 ?7 ?' _: p$ n! T1 k2 }8 a0 c! x* K. p
证明。
$ i0 n& S# x2 q3 \
5 T' L! j% E5 v, g+ v2 g不像建构主义那样,它认为学习者是试图通过生成有意的任务来促进理解,混沌阐述了意义
; H- a' s1 ~0 S7 Y
2 I& a" \+ y$ O! T, ?- d+ W存在——学习者的挑战是识别那些似乎被隐藏的模式。意义生成与专业组织之间形成的连结8 G* X7 b: K) e* E$ D( W+ W
2 J& e( |( R+ h' c& y5 H9 O都是重要的活动。1 ^9 B5 @* H1 s( ]# v
! H! g' j# y3 U3 |2 Q9 Z& W
混沌作为一种科学,认识到了每一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连结。Gleick认为“例如,在气
3 p+ e* t! K3 x0 L1 a
! m5 c/ c1 W& ]& |2 Q' O& c% K候上,这个转换成这个只是以半玩笑称为的蝴蝶效应,——此观点是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
7 n' L, i# r5 }% [# k7 l* X" ~+ _( S! o" o$ ~3 M7 P, r
煽动了一下空气,就能转成下个月在纽约的一场风暴。”这个比喻强调了现实的一个挑战:“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所要学的什么和我们如何基于我们的学习来行动。做决策就是这个标志。如果用于做决定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的话,那么决定本身就不像它在做出的时候那样正确了。认识和调整模式转变的能力是一项关键的学习任务。* l2 z$ d! D; ?* g5 a0 t# Z
5 k$ T. R5 h6 \9 W, }2 E$ OLuis Mateus Rocha (1998)把自组织定义为:“从随机的初始条件开始,自发形成的组织良好的结构、模式或行为。”学习作为自组织过程,它要求系统(个人或组织学习系统)“信息开放的,也就是说,因为它能够区分它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它必须能够改变它的结构。”Wiley和Edwards承认作为学习过程的自组织的重要性:“Jacobs认为社区自组织是一个类似于社会性昆虫的方式:而不是跨越彼此信息素的和相应地改变他们行为的成千上万的蚂蚁,也不是在人行道上擦肩而过的以及相应改变他们行为的成千上万的人们。”个人层面的自组织是产生于企业环境或公共环境中的更大的自组织知识结构的一个微观过程。
* _1 y; D& I& p: W' b( U
5 |6 {+ r( t6 r9 K2 R1 H# X形成信息源之间的连结,以及创造有用信息模式的能力,在我们的知识经济中是需要学习的。9 U5 I& K; q3 C, x* x. w
: E3 h& @/ H" N9 h0 y- _六、网络、小世界和弱连结
1 K/ |9 n# k2 ]1 J8 d4 M
- [# N# T: c/ _; C1 R9 W网络可以定义为实体之间的联结,计算机网络、电网、和社会网络都运行着这样简单的工作原理即人们、小组、节点、实体能够被联结到一起创造一个统一的整体。网络内的变化会对整体产生涟漪的效应。- t: d3 b |3 n, h) L
Q# L6 o4 x$ w5 K/ NAlbert-László Barabási表示:“节点总是竞争联结,是因为在互相关联的世界中链接代表一种生存。”这种竞争在个人的学习网络内主要是迟钝的,但是现实是某些节点上的价值分配会超过其他的节点。能成功获得更大的轮廓的节点会更成功的获得额外联结。从学习意义上来说,一个学习概念的将被链接的可能性取决于现在是如何被链接的。专门从事和获得他们专业知识的认知的节点(可以是领域、想法、社区\团体)有较大的认知的机会。因此这样就会导致产生交叉授粉一样的的学习社区。
4 Z* J, L! s" z) u, W) d
( |4 i* r6 R, e0 `) }弱连结是允许信息之间短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小世界网络里到处都是在兴趣、知识上与我们相似的人们。例如找到一份工作往往也是通过弱连结来发生的。这一原则在偶然性、创新、创造性的概念上有巨大的优点。不同的想法与领域之间的联结能创造新的创新。
; ~7 `, }) {+ b0 `( P9 J, G: t) M
$ c k" h5 M/ E9 \七、联结主义
) o% D( ]1 q' i4 O# h9 b2 U/ ~) \3 T1 |/ S# u
联结主义是混沌、网络、以及复杂性与自组织理论所探索的原则的整合。学习是一个发生在改变核心要素而不是个人整体控制之下的模糊环境中的一个过程。可以居于我们之外(一个组织或一个数据库之内)的学习(定义为可操作的知识)关注于联结专门化信息平台,能使我们学的更多的联结比我们的当前的所知晓的的情况更重要。
+ u. D+ {; d8 \# c
/ s0 G" E. f" q% Y联结主义是受对决定是基于迅速改变的基础的理解而驱动的。信息在不断地被获得。抽取出重要与非重要信息之间的区别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认识到新信息何时改变基于昨天的决定的前景的能力也是很关键的。4 ]+ v" H R# j* n# R
6 @* S8 N, ^ V. C& q
[1]
7 f& S0 I6 b* U1 y0 W9 X6 u' b" U
联结主义的原则:
3 E' y% m- W- S4 i" p; u0 M# P6 _! r/ C; d) R
1、学习与知识产生于观念的多样性
( y0 l$ O* ]4 r3 |% A* _ a7 u) J7 R
2、学习是一个联结专门节点或信息源的过程
8 ~6 w) C U( I; H' m, T
9 {7 ~: G, z6 j4 x! z3、学习或许存在于非人类器具上; A8 h- F* o; _: S0 Y1 |
. K5 T" F) V, `! L) g
4、知道更多的能力比当前所知道的什么更关键
) S* E9 g+ x# X( A1 w# p9 e4 ]/ N! t6 e( |- k7 c+ G* N: h- R% e% \
5、培育和维持联结是促进持续学习所必需的2 A- I$ g9 l5 `$ q; S
4 e* {8 k! V; D: g% w6、看出领域、想法与概念之间的联结的能力是一个核心技能
3 _4 b' z, z$ m+ N, W% H5 [% q8 N. v: o- z# L& ~
7、流通是所有联结主义者学习活动的意向8 G) I/ Q1 Z2 Z7 u9 H% h3 K
- \: y8 W; G% E3 }. O5 Y" j8、决策本身就是个学习过程,选择所要学习的和正在来临的信息的意义通过多变的现实来获得的。那么现在正确的答案,由于影响决定的信息氛围的改,变明天或许就是错误的。
! _% s6 ?* J& t! X* y4 C. Q4 }
, d7 S( Q& m, m1 ?: P- r5 h联结主义也解决很多公司在知识管理领活动中所面临的挑战。存在于数据库内的知识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与适当的人联结起来以列为学习的行列。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没有打算解决组织知识与转移的挑战。
& v7 [& r+ d( G* o" s% A0 B
( I( r" L3 x( u6 ~组织内部的信息流是组织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要素。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流相当于工业社会中石油管。创造、保存和利用信息流应该成为个关键的组织活动。知识流可以比作为一条潺潺流过组织生态的河流。在某些领域,这个河流涨潮而在其他领域它退潮。组织的学习生态的健康取决于信息流的有效培养。* W- m, m, Q) y: J( K/ _3 i
: Q3 f) u: I8 ]: I8 D: r+ G社会网路分析是数字化时代理解学习模型的一个额外的要素。. Art Kleiner (2002)探索Karen Stephenson的“信任的量子化理论”,它“不仅仅解释如何认识一个组织的集体认知能力,而且解释如何去培育和增加它。”在社会网络内,中心就是联结好的能够促进和维持知识流的人们。他们的相互依赖产生有效的知识流,使能够对组织性活动状态产生个人化理解。
) F3 O5 X: E* N- g7 w# J! F* i: U
! {& W1 P: g: G% E( S/ u+ U" I c联结主义的起始点是个人。个人化知识包含于网路内,他们扎根于组织和机构内,依次又反馈于网络,然后继续提供个人学习。知识的循环发展(个人-网络-组织)允许学习者通过他们已形成的联结保持他们领域的现状。( ?0 W& e4 q/ \# A. P4 ^ w; c
+ x# c7 [! o9 U7 U/ l9 s: C
Landauer 和dumais 研究了这个现象:“人们比似乎要在他们已经表露出来的信息中展现的拥有更多的知识。”他们提供了一个联结主义者的关注点陈述:简单的概念即一些知识领域包含了大量的弱相互关系,如果适当地研究探索,可以通过推理过程能大大地扩大学习。模式识别的价值和联结我们知识小世界在提供给我们个人学习的指数影响上是很明显的。) ]* J% \) Z3 u6 b: l9 P+ f
' |, q! i; ]1 l2 q3 Q8 x7 `
0 j3 V, ~% j3 f# r1 D9 q% q0 K" _6 }) E! T3 p( p
John Seely Brown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互联网用较少的大努力促使很多小努力改变。这个核心前提是用不一般的节点创造的联结能够支持和增强目前的大型活动。Brown提供了在一个导师项目中把老人和小学生链接起来的马里科帕社区学院系统规划的这样一个例子。孩子们听从爷爷奶奶们的好于听从父母的。指导确实能够帮助教师——减小了很多努力,增加威望高级地位、补充了较少的大的努力。学习的扩大,知识与通过个人网络的拓展的理解 都是联结主义的典型事件。
s' Q1 V9 {" s& ]" S/ {: Z9 y5 A0 j
八、含义+ c3 s J0 C8 @- z
1 a8 F0 i# Y- o+ J, X1 c) W9 e
联结主义的概念在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含意,本文主要关注于对学习的影响,但下面各个方面也受到影响。
& {* C8 ~, e' |/ ~3 m6 |/ I; Y8 k9 v/ Z! y
1、 管理与领导;为了达到预定渴望的结果的资源的管理与编集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认识到完整的知识不可能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中,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一个情境的概述。多种观点的不同团体是完整地探索思路的一个关键结构。创新也是个额外的挑战。今天大部分创新思想同时也作为边缘因素存在。一个组织促进、培育和综合多种信息观点的影响的能力对知识经济的生存是很关键性的。‘从理念到应用’的速度在一个学习的系统观点中得到改进。4 _% M m) x" t
1 F! o5 n7 F( D, e8 C8 i2、 媒体、新闻、信息。这一趋势正在良好地进行。主流媒体组织正在受到开放的、实时的、双向的博客信息流的挑战。
9 u! b4 x o! k2 _# c; p* {, D5 m2 i: i- [! X
3、 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相关4 I o7 z" A/ w
+ f0 X' Z' r0 I/ _" @/ P
4、 学习环境的设计
) `) l7 [5 n( N: e
$ A8 U5 G- D7 h: `九、结论
7 U5 G; K9 b, q( p8 |* U4 A6 \& H. M+ l4 I; j+ p/ \
管道比管道里的内容更重要。学习明天我们所需要的能力比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更重要。任何学习理论的现实挑战是促使知识的应用。当知识虽然是需要当不并不知道的时候,插入资源中满足需要的能力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技能。当知识继续增长和演化的时候,获得所需要的比学习者当前所拥有的更重要。
3 _ H4 h9 o. L
: p1 G6 @! z3 `- \' C l: y( R联结主义展示了一个学习模型,承认社会的构造变化,即学习不再是认为内部的、个人主义的活动。当新的工具在使用时,人们如何工作与行使职责发生了改变。教育领域也开始慢慢地认识到新学习工具的影响和环境的变化对学习所产生的意义。联结主义提供了学习者在数字化时代蓬勃发展所必需的学习技能与任务的洞察力。! Q0 T2 K; Y* N, D) V2 z
, G& y$ ?' P! C- u. J/ Y
参考文献
2 J- H! e% E: F* y- C1 X) }) z& ?( I# g
Barabási, A. L., (2002) Linked: 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lishing.Buell,C.(undated).Cognitivism.RetrievedDecember10,200from http://web.cocc.edu/cbuell/theories/cognitivism.htm. George Siemens3 x0 U- D1 @8 B& M4 A
5 e. }% S2 L: n8 D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联通主义强烈地关注外部知识资源源的联结,而不仅仅设法去解释知识如何在我们的头脑中的形成。联通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学习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摸糊不清的环境中,学习(被定义为动态的知识)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在一种组织或数据库的范围内)。我们可将学习集中在将专专业知识体系方面。这种连接能够使我们学到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联通主义关注形成过程和创建有意+ L# L* P8 q; A _: A, p! m
( k" z2 h( F( Y
义的网络,其中也许包括技术为中介的学习,特别是现在网络时代的学习。/ ]; l( z' G2 c' j4 x3 ^; C0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