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2836|回复: 2

“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讲座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3-1-28 1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1 p" L4 a% H  w6 @: p5 w* N4 a
从2007年3月孟照彬教授来我区进行了首次“EEPO有效教育”的初级培训,我们初识“有效教育”的面目,到今天全区范围内搞有效教育,已经历时三年多的时间。在实施有效教育的这段的时间里,通过实践结合我们教学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对有效教育的理论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在有效教育理论中,对我们教学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就是操作范畴中的课型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今天我主要从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这一方面谈谈我的学习成果。0 P9 I- K+ b7 @' u8 \6 X
9 e  B" v9 S0 G3 }5 z+ R8 J. c! c
EEPO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5种:经典性评价、学科性评价、项目性平价、流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我们重点研究经典性评价、学科性评价、项目型评价和单要素评价。
: ?3 L5 U+ [5 `4 `' A4 M
3 {  O. w  m# x! h- G) f8 T( |* K一、经典性评价:
: V  s$ t; a, M/ t9 u5 C, J5 D+ M5 J
经典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即“三性合一”。互动、主动、能动即“三级联动”这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要点:+ m. V& `# `6 q( G. Z9 |
# H7 q3 v0 f  p$ e" W# @' e
六个指标+ b/ z7 q+ P( t2 J8 q6 F

3 z% H! J' d0 u( q1、知识性:一是看关键知识点(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练习的设计是否有梯度,是否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二是看是否能运用有效教育手段促使强化次数达到基本量,关键的知识是否落实。一般情况下,强化次数要求是:数学基本量7-12次,比较理想的是12-17次;母语基本量12-17次,比较理想的是17-22次。外语基本量17-22次,比较理想的是22-32次,实验教学活动基本量3-5次,比较理想的是5-7次,但不是越多越好。, k% q- @$ q! X" ?

" `- [5 m4 v) T' b5 M+ k2 Q" H' W2、个性:对教学素材是否能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学生个性是否得到表现、张扬,思维是否个性化。善于听的、善于看的、善于想的、善于讲的、善于做的、好静的、好动的、反应快的、反应慢的是否得到相应的照顾是否关注了学得慢的学生,刘老师计算……你会哪个说哪个……关注了学得快的口算卡片……, d! m1 V* Z; [( K  c

. ~& P9 w4 n! Q: C, x( W3、创造性:一是看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否被激发。二是看创造效果,原因没有的学生说出来了,做出来了,或者整合了,并且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视为有创造性了。
4 [  @$ L: h+ M# r6 h5 Z, ]; j) u* |( ~7 i2 |
数学课中指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语文课中,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在插图上配上一句话;学习了课文以后,老师让同学们对课文中的喜欢的人物说一句话……( f- @0 y8 W9 ?; e4 v6 g

. g, k, s4 F7 t7 M4、互动:一是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二是看小组合作是否达以下六项指标:1小组合作中有无角色的分工2学生间有无亲和力,气氛是否融洽。3是否互相照顾,互相关注。4是否会利用资源。5是否会倾听。  6合作成果能否共享。三是看动静转化情况,大动、小动的安排是否合适。一般情况下一节课小动2-4次,大动1次为宜,但也要根据各学科实际和每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状况而定。操作8人以上的大组一定要有多向度的问题,内容要有相互交流的价值,单向度的问题一般不宜操作大组。) Q1 y+ ~, T( q% v: K

0 ~; z* C$ R# C4 v! X) H0 }- [2 L5、主动:有效教育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课堂充分体现放主动权,我们看主动性在课堂上体现主要看三方面。1主动权交了没有。2在哪个环节、哪个操作点交的。3交得怎么样。
5 a) ^  U( j6 {  m( w! m+ a5 I3 V4 O5 J
6、能动:主要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要注意做到在保持全体同学学习积极的基础上,对个别在某方面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鼓励,使其产生探究动机,并且持续关注学习内容,产生能动效应,以至有利于产生“一八效应”、“二八效应”甚至“三八效应”。简要说:一是感兴趣,二是有动机,三是有效应。8 N# X. X  s8 c: d: L6 A( S! n

- A/ N. r: ^! z( M9 ?# q9 ~* d一般来说,一堂课如果达到1-2个指标,就可以考虑认定为一般,达到了3个指标可以认定为较好,达到4个指标就可以认定为好,达到5-6个指标可认定为优秀等级。  H- ]' c5 b# s7 T, I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3-1-28 11: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项目性评价:
/ Z& c+ t; l! T/ d+ R7 S" q0 |
- ~, V5 D( m) k& L( a     项目性评价主要是针对课型方式、学习方式等项目进行的评价。这里主要讲对课型方式的评价。评价课型方式主要是看课型方式的特点是否突出。是否达到形似神也似的境界。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等课型都各有特点,各个要素的运用侧重点各有不同,要注意观察分辨。$ Y) W5 a  U/ |2 S) R4 F

% e7 c# E: V& n(一)要素组合方式课型; P0 M, O8 j; f0 j
8 Q2 X/ ^3 q6 K0 `, \
一是重点关注“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的轮换使用的情况。要素组合方式的控制要点之一是会调集七个要素和若干要素的不同排列组合,去强化关键目标(知识、能力、信息、创造、合作、品格)。七个要素不同的排列组合,教学方式就会千变万化;控制要点之二是动静转换的时空控制问题。
6 h5 z$ N4 `1 y' t; P5 `
4 c* E- i3 Y3 V" [二是看每个要素用得怎样。如:3 e! O+ R- B7 f3 T, d8 c7 a$ s9 ?

5 Y% Q/ e: E' ]" J" R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既要注意倾听老师讲的,也要注意强化生生互听。
8 Q! i) I$ A3 z  y# U
- D. G3 Y: A( z( G1 K% v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既要观察到表面的现象,又能看透内在的联系。* q; ?: c( y  c, a! U

5 I3 I4 z8 o5 u# ^6 b6 @讲: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讲清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同桌讲,对小组成员讲,对全班同学讲,声音高低调控要恰到好处。坐着讲、站着讲、走中讲,要注意讲的姿态,会关注听者。
' C. P6 _/ S2 D' Y0 v9 F
) z8 [" V! F' Z' K+ f* w想: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想”的时候学生要静得下来,“想”,要有深度、有广度、有个性。
) k  @1 P9 T4 |/ c  ^8 v
9 [5 y  G* E! w; F% F做:要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要得到相应的训练。动静转换适当,该静的时候要静得下来,该动的时候要动得起来。“动”要努力达到调节情绪、互相交流、强化次数、合作提高的目的。8 k& n- k) p) D/ T6 F0 I

; @3 X  O3 v9 d9 [三是要看通过要素资源、人力资源、教室资源的利用,对关键知识点强化的效果,还要看关键要素梯度的扩张,前后作业设置的技巧等。
: O' r2 c4 v$ M1 j
4 ^+ T6 K# K9 e: p(二)、平台互动方式:; O) X6 a$ p# g; }. O
, l3 F2 g7 d" E( p  S! n1 U
1.关键要素要捕捉准确: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品德教育点、创新点等确定关键要素。+ s: M# `: }$ L2 j  b
  e- h% o  F/ w1 n. }: I% \" @
2.会构建多向度平台:抓住1-3个关键要素,构建2-3个平台。
; E' U0 \. R7 F! Q; w) N1 \+ l( U& F8 _! w8 v) K% f5 n
3.学生小组、团队学习能力达到较高水平:能独立整理学习卡、学习笔记、查找资料,进行个性化探究,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0 @1 m3 H; t3 X& _4 E0 q# P
3 R; L8 m2 @/ t! N. d
4.小组团队交互活动有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关键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形成组内共识,在小组、团队交互中,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更宽泛方向发展。
% d8 w( q" r4 o4 Y7 }7 @4 o3 Z$ t0 b+ A3 C7 |4 r( N
5. 学习方式训练扎实: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强化和角色转换等形式的训练,形成方法的多样性和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针对交互中出现的状况,教师给予中肯讲评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矫正、补救、精讲,引导知识向结构性、系统性方向发展。6 m& A* C0 A* P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3-1-28 1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学科性评价:( a& t) a; A1 C, c7 F# x! e; R5 ]: {

5 `5 L9 @" J8 ^3 V8 z& _学科性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它是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课评课,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2 y9 k3 y/ T& @- O' }0 `2 t! b  E$ \  |( C
学科性评价首先看执教者能否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有无知识性和原则性错误。+ a  G7 B2 ]0 ^: g: R, g& m* h
1 W% ^! @6 _  T+ R) ]: @( ?. `$ S  X
其次,要看教学内容是否围绕目标,反映目标。教者能否分清主次,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处理好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8 V) q; F% L$ \  G  [

7 A# v: d4 J& {+ h4 L三看执教者能否处理好学科知识结构的关系,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思维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3 L# K' N) x% O  j3 z! s  _
8 i" R! u+ Z6 s# \四看执教者能否充分开发教材的资源,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6 i& H5 C8 [( _2 J4 h% Z5 W9 U* i% m4 y& y
五看学生学科素养在课堂上的呈现情况,以及学科目标达成情况。' K) V; w, R7 w5 P6 L
3 C) I; [& }7 V1 q' X
四、单要素评价方式:
' v# J" N& R+ @  K4 ]. B7 d4 ^6 _, e: ]# Y
1、时间调控方面:+ H/ X6 f& D$ H2 u
, M- Y  h( ~! L( ?, u/ R
在教学中教师能否抓住知识的重点比较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地安排了教学时间。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时间是否充足,其间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几次,动静转换几次,师生约定反应是否敏锐,形成习惯。有无超时现象。
+ E9 O4 {9 `7 f/ Z4 w1 `
" N8 [& d+ U: Y; l! E2、小组活动形态方面:8 B6 p% R/ I2 F* v
4 o3 K& _/ ]9 t/ @" K1 E7 o, C$ O
教师抓住知识的重点内容,搭建的互动平台是否科学,整节课进行了几次小组合作活动,小动几次,重点关注了一、两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学生在小组活动时,有无明确的分工,组员间能否互相关照,互相倾听,切实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组内讨论,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在小组活动中是否合理地运用了学习卡。
* y  K& ]" k. f  d( o, N" D1 T; m/ P) }- L& }2 A
3、强化次数. z; R$ j% G% P  h) J" H

% k7 X' U+ e/ L4 J5 P# n6 |在对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强化方面是否达到了一定的强化次数。在练习这个环节是否注意了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强化。- [: P+ ~# J( a. ~

$ B- c, W9 Y1 T0 v4、资源利用方面:' d! J4 ^! V* B& H/ R9 ?" Q

" G+ d" o$ g- u1 |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比较好地利用了人力资源,是否在小组合作活动时发挥团队资源。
9 T% G7 L6 a2 v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5-1-22 16:0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