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2030|回复: 0

涵养教育的“慢功夫”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2-4-14 17: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近几年,有些人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社会上一有负面新闻,他们总要追根溯源,把症结归于教育。对此,有一个形象的说法,“社会有病,教育吃药”。这种类似“株连”的思维,有一定道理,却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说到底,教育系统是一个小环境,更多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上的问题,常常是社会通病的一种反映。

2011年7月,一项耸人听闻的社会调查显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着急、最没耐心的人。《新周刊》为此推出了一期专辑,名曰:“急之国——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篇首语这样写道:

“中国人,赶时间。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是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这段话活脱脱地刻画出当下国人的急躁心态。精心思量,在教育行业内部,我们不是也存在着诸多的急躁行为吗?

比如说,学校要办最大的,极力扩张规模;教学楼要最新的,旧的统统推倒;设备要最现代化的,传统的一律淘汰;教育思想一定要最前沿的,不切实际地照搬国外;教学实验一定要讲效率,最好马上出成果;办学理念一定要响亮,语不惊人死不休;办学目标越高越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此类行为,不一而足。就更毋庸言,长久以来,人们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汲汲以求的情态。

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尤其如此,我们尽管可以相互类比,却不能照搬,比如,不能用发展农业或管理经济的方法来办教育。农业讲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的境界则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济上追求“多快好省”、“效率为王”、“优胜劣汰”、“收益最大化”,教育则讲求“慢工细活”、“公平第一”、“有教无类”、“关注每个学生”……

一句话,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关,不是求大、求全、求新、求快,不能一味依靠量化指标,也不能只重结果忽略过程。

有一首小诗名叫《我带蜗牛去散步》。在诗中,“我”因为嫌蜗牛爬得慢,不断地催它、唬它、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但蜗牛依旧不紧不慢地往前爬。“我”无计可施,只好跟在它后面慢慢走,这才发现,花那么香,风那么柔,鸟叫、虫鸣、满天星斗,一切如此美丽。于是忽然醒悟,其实是蜗牛“牵”我在散步。

教育正如和蜗牛散步一样,只有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放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多年以前,美学家朱光就曾劝告那些在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世间匆匆而过的人们,“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体味和学习。

摘自《人民教育》2010年第23期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4-12-22 17:2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