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2356|回复: 0

“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2-3-22 1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全中国课改人联合起来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立项课题(编号:BHA110412)
《“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国教师报总课题组
依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相互借道,共同成长。
5 b8 k' ]* }: i3 S2 ?+ ?) C/ y/ U" m      ■推动以“杜郎口经验”为核心的课堂教学验证0 z8 y/ y$ A* d0 W3 ^  }6 K/ N; ^  a/ h- k
      ■组建以“高效课堂”为流派的“课改共同体”
) g0 I+ V, o8 \2 Z! \      探索以“课题导引”为形式的学生主体课堂的教学操作5 ?+ l+ z7 G2 V- }+ j- E* V
      总结、组织、交流、发布“四新”成果
5 K( ^! h; e5 d# z, V
一、指导思想
* h; V& f4 |  |5 n) [1.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课题——依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 u1 V7 Q; v# e  E% k
放眼今天中国的教育,存在太多的问题却难以找到突破口。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没人能给出答案。如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课改的希望在于基层和一线。
. B0 S* r- A) w7 M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需要全新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者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专家学者”,而应该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加入进来,行动起来,做“行动研究”。研究结果再也不能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成果”,更应该依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变成落在课堂中实实在在的“效果”。
/ ?) L* O; m; B7 z  f  i& V2.以课题为平台,“聚义”课改——相互借道、共同成长+ N. a+ ]" X4 ?) V0 a' V3 C: J
中国教师报作为一份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教育专业媒体,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力推中国课改进一步向纵深化发展。“高效课堂”是发端于“杜郎口经验”的教育概念,致力于课改的途径与方法的行动研究,主张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和抓手,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和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的成长。
/ Y+ Q' [( Z+ U7 P/ Q* g7 w0 U本课题,旨在把我们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推广,组建以“高效课堂”为流派的课改共同体,探索以“问题导引”为形式的学生主体课堂的教学操作,总结、组织、交流、发布“四新”成果。
+ t9 V7 ~+ _- W3.一个目标迥异的课题招募——全中国课改人联合起来
7 d! y* m0 ~- Z1 n6 c+ r1 d本课题研究开媒体研究课题之先河,媒体没有强大的“专家”资源,没有雄厚的研究实力,但是我们拥有30多万的发行量和数百万读者,可以借助课题搭建一个广泛而开放的平台,发现和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课改先行者,让大家相互认识、共享资源、交流经验,进而深度配合。" `0 K, q% e6 R* y8 K
本课题尊重学校的草根原创课改实践,倡导“行动研究”和“田野研究”。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研究者。在实践中,逐渐吸引和招募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形成“智囊团”,帮助学校发现和梳理问题,集中研究,推进研究,形成一批更好的学校和成果,以引领更多教育者行动起来。
8 w& K* d" v: A, u" b& {
二、研究目标
课题的研究目标:探索一种教学模式,让课堂学习快乐相伴高效,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而催生新的教育模式。
具体研究的内容:理念,观念,方法,文化(评价,管理、培训等)。
& G6 T0 H3 J! ?9 {/ e研究的假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尊严地活着,并享受快乐的成长。让教育变成真正的“人”学——促进和保障学生的成长为教育的唯一目的。8 m9 |5 Z* y3 A  v6 g' c6 O6 i
该课题拟创新点:重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创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操作环节;创建与“问题导引”教学模式配套的学校管理办法。2 Y) @9 n5 ~/ @2 A/ B0 E6 _" I* [
- R& Y8 E1 g1 P8 h
三、研究方针
立足生本,立足模式;立足田野,立足草根;立足行动,立足团队。3 b5 |/ G, D7 o
立足生本,重建新的教学观。即“以学为本”。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质之一。立足生本,重建新的教育观。教育首先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其次才是满足成人对学生的要求;立足生本,重建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有生命力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2 a( }. [/ l9 p- _" f1 t# V
立足模式,即通过可供操作的课堂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教育模式,包括考试、评价、管理、培训、区域推进等一套完整的改革模式,把“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具体的模式加以固化,从而有效落实在课堂中。
$ m$ J8 m: x' _' g- s4 {立足田野,学校的产品是课堂,所有的研究必须服务于课堂。要关照具体的课堂实际,进行广泛调研,通过对具体现象的解释,运用观察、比较、反思、生成、验证等方法,不断推进课堂变革。
8 L/ [% b3 \, r" M# {. d7 D& Q立足草根,一线学校不是专家云集的“学院”,参与课题研究的多为普通的校长和教师。当然,我们不排斥专家引领,但是,只有草根我们依旧会自成主线。本课题主张:相信草根,依靠草根,发展草根,成就草根。1 ^0 X' e0 ^& S; \0 j- k4 n6 U
立足行动,倡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积极参与课堂研究,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大胆进行反思与重建。
0 |2 f' H8 Q8 A$ K  l( t立足团队,借助中国教师报中国区域课改共同体,课改名校共同体两个团队,紧密团结子课题研究学校,相同子课题研究学校组建同题共同体,整合全国研究力量,合作攻关,实现经验共享。
" s0 t  K4 L+ A2 m9 P2 _、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
- v( b: P4 Q1 _2 @. f" U+ l# P$ j' n本课题研究扣紧课改难点,探索解决节点,试图为课改学校提供课改路线图和说明书。研究范围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生、新学校为主要内容,按照教师、学校和区域在课改推进过程中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设置子课题如下:
7 k* u, R9 v6 v4 X# M5 l- X' t0 r$ I一、思想研究类(7项):( Y  ^7 n: z7 `$ i0 p9 K
SX—1.中国当代课改史+ g/ `$ \- a" a  w% k  U  r4 X
SX—2.西方“人本”教育思想研究+ [; G+ K$ @% @+ b
SX—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实践对中国新课改的启示3 ]' d  L( A0 {( R# V% g. d
SX—4.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于中国新课改的理论指导意义
6 D; I4 s, w7 w5 c1 g5 xSX—5.美国的合作学习理论对中国新课改的借鉴价值
3 u6 n& u  D7 [" P+ [SX—6.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在新课改中的运用) o" \. {1 }! T1 l; t
SX—7.新课堂教育教学思想研究4 U9 ^0 G# [( ]9 ]4 Y
3 \. N% k0 R) Q+ S
二、观念研究类:(8项)' i/ X2 V; v, d; E
GN—1.“新教师”评价标准
3 ~5 `! U" F7 o, ?GN—2.“新课堂”评价标准
: h1 Q4 z2 M# ?9 ~! L$ H# UGN—3.“新学生”评价标准
, V7 q$ l6 l4 W$ G5 ~GN—4.“新学校”评价标准: c( R% H+ j" Q( ]8 X. j
GN—5.课改的机制与动力研究' m' z% e: T8 g
GN—6.教师专业化与学生发展
4 D  n+ q6 }( S* j! f& vGN—7.教育的艺术与技术& H0 `# y- u; l) V/ F1 l6 B
GN—8.课改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 G) ?4 t& ]8 K1 \  L
, X3 A0 @1 D8 y三、方法研究类:(10项). Y+ `. _4 Z; s9 l7 ~% X
FF—1.小组建设与评价- T1 _/ z& P* }& Z8 ~
FF—2.导学案编制与评价
' J) M, L; h8 f$ sFF—3.新课堂流程与操作  ?8 a. i. ^2 y
FF—4.新课堂管理与评价+ J! @! h) _1 d4 N1 u
FF—5.学科教学特色与模式研究+ N" m+ V; T- C3 m! u
FF—6.课堂小展示与大展示" C2 D. o% f; @3 w- M6 q
FF—7.学生兴趣、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 ^1 m/ ~* q, S$ EFF—8.独学、对学、群学操作与理论研究
4 s9 W3 E3 V5 i0 G9 ^FF—9.主体与主导权益的界定
' k8 {+ g) D$ A  pFF—10.教师文化的形成与教师角色的研究
: x  E; m6 m: L" N" [  ^ $ S& \+ ]. h' J) g+ T7 Q
四、文化研究类:(5项)
! k8 k* l( `; J( X8 AXKT—1.教师作用与教学生态的研究! \: z' ]6 j$ d- O1 z
XXX—2学生文化与班级生态的研究& `# w" J( s8 ]) O: k8 m; I; P
XXX—3.校长与“校本体制”的研究
8 W( A. U- D2 R% {, o0 k2 b: {XXX—4.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研究
4 l! I. {) k( Q+ P$ [5 kXXX—5.区域教育协作组织的研究
0 @6 ~9 B( }4 ]6 w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5-1-3 09: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