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兴国在教,兴教在师。建设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教师队伍,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近日,值“江西省教研室主任教研管理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之际,记者采访了江西省教研室初中英语学科教研员温爱英老师,就江西省目前的英语教师培养工作做了一些交流与探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 ——江西省初中英语教研员温爱英谈教师培养 记者:温老师您好,您认为要想成为一位合格的、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温爱英:一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既要具备一般中学教师应有的素养,又要具备英语教师的特殊素养,其主要包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好的人格魅力。语言基本功是指教师的英语专业基本知识,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是教好英语的先决条件之一;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技巧、命题能力、科研能力等。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技巧、较强的命题能力和科研能力。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高超的教学技巧使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较强的命题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助于教学技巧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较好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热心、耐心和责任心。一个没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无论其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有多强,也难以成为优秀的教师。 记者:为了提高江西省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江西省教研室都做了哪些工作? 温爱英:教研员的基本职能是研究、服务、指导和管理。具体的工作主要是:深入基层调研、开展教学研究、教材研究、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送课下乡、开展网络教研、召开现场研讨会、培训教师、举办优秀课例展评、论文评选、编写教辅等。如果没有研究,那么服务、指导和管理的质量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以下重点谈江西省教研室初中英语学科在“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 江西省教研室初中英语学科研究工作思路是:三年一个大课题,一年一个小课题。大课题的选题是基于全省英语教学的实际和需要,探讨和解决最普遍和最突出的问题。江西省的中考为全省统一考试,由省教研室组织人员进行命题。根据本人之前担任一线教师时的经验及平常对其他教师的观察,真切感受到教师对中考的关注程度,中考试卷已成为教师平时教学的一个风向标和指示灯。针对这种情况,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中考来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学,同时如何使测试真正检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因此,2006年本人申报了《英语中考的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的国家级课题,课题被立项并被列为重点课题。课题组成员有设区市教研员、县教研员和一线教师。课题被立项后,在各设区市教研员的组织和发动下,许多学校开展了子课题研究,并向省课题基地办申报立项。该课题于2009年11月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课题的开展,使中考试卷的命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有效地引导了教师的日常教学,真正发挥了测试对教学积极地反拨作用。近几年来,有许多试题被一些测试专家和学者作为优秀试题用来举例;同时,因为参与研究的学校和教师众多,全省教师的命题理念和命题能力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U1 x x6 {* y1 V& G1 b
另外,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任务型教学日益盛行,我省使用的教材“新目标”(Go for it!)的编写就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模式。同时,全国各地的中考也进行了改革,有些中考卷相应采用了任务型题型。为使我省测试与教学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继2006年申报完《英语中考的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的国家级课题之后,在2008年江西省教研室初中英语学科又向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申报了《任务型测试与任务型教学相关研究》的课题,2009年被批准立项并被列为重点课题。课题组成员有各设区市的初中英语教研员和一些骨干教师。课题的研究将对任务型教学和任务型测试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个课题将于2011年结题。$ @+ d+ K& N# a& S" e
除以上的两个大课题之外,每年我们都还有一个小课题,小课题的选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例如:“新目标”教材与过去的教材以及其它新课程教材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听力能力的训练,教材上安排了大量的听力活动和听力练习。但我们通过对2008年中考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发现使用“新目标”教材的学生,其听力能力并没有占多大的优势。为此本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跟踪、调查和研究“新目标”听力课堂教学。把对“新目标”听力教学问题的研究贯穿在2009年全年的教研活动中,包括调研、听课、研讨会和讲座等。
- x- N8 K7 v+ ^9 |. I 总之,江西省教研室初中英语学科遵循“基于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撰写报告---分享研究成果”的思路组织和开展全年的教学研究活动,看似杂散的工作其实紧紧围绕着一个突出问题在有序地进行。
4 i: k: g5 R f/ R- f: u8 p 另外,我们还不定期的邀请一些专家、领导来给教师们做“新课程教材”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教材的领悟能力;开展优质课大赛、名师课堂、复习研讨会等教研活动;教研员每年联系蹲点一所学校,指导或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不断充实与更新江西教研网站外语学科的内容,加强与全省外语教师的教研信息交流,搞好网络教研……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提升了我省外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等方面促进广大教师进行学习、反思,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5 D% O/ [0 Y, R
记者:江西全省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平衡,对于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而言,其学校师资力量、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对于这些地区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应该如何培养?江西省教研室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 ?$ Y3 X1 u9 T 温爱英: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来说有三条基本渠道,即: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由于偏远落后地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三条渠道在一些地方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根据偏远落后地区的特点,充分运用偏远落后地区现有的条件,我们江西省教研室主要采用以下措施来促进这些地区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网络教研。传统的教研活动由于受地域和经费的限制,有时往往起不到全局的作用。网络教研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网络教研使传统的教研模式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开创和建设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师研修新途径---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它真正实现了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和互补,从而帮助教师收获专业成长;二是以点带面,辐射教研。江西省教研室每年都会针对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一次现场教研活动,来自全省各设区市的教研员、各区县的教研员、部分教师代表参加研讨。随后各设区市、各区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和三次研讨,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把省研讨会的内容和精神从上而下传到偏远山区学校;三是送课下乡。省教研室每年都会根据全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地区的迫切需求,挑选三到四个偏远农村地区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内容一般是当地教师上一节研讨课、省教研员上一节研讨课,然后大家评课、讨论,最后教研员结合突出问题作专题讲座。教研员的现场授课和针对当地问题的讲座,深受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的喜爱和欢迎。所以当地所有英语教师都非常积极参加此类活动。 记者:此次“江西省教研室主任教研管理高级研修班”是否也是教师培训的一项内容?能对其情况做一个介绍吗?温老师您也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能介绍下您几天来的参会感受吗? 温爱英:为了提高教研员的教研能力及管理能力,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于2010年8月17日至8月20日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组织了“江西省教研室主任教研管理高级研修班”,这也是我省第二次组织举办这样的活动。来自全省部分设区市、区县教研室的主任以及省教研室部分教研员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有一部分同时赴南京师大进行学习)。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基教院副院长王海燕博士、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研究室主任吴正宪等专家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研修班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课程安排的非常密集,通过几天的学习,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课程改革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一个好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最终会让每所学校的每个教师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发生变化。课程改革是为了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学习,课程的变化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教科书的变化,也是教学方式的变化,还是学校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变化。因此课程的变化实际上关乎教师的变化和学校的变化。课程改革精神的实现,依赖于教师思想的变化。另外,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工作也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教研员,在课程改革中,要勇于担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推进课程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q/ u4 R6 Q: g- E$ z0 {. u" _# ~ 记者 张玉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