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1766|回复: 0

巧解英语新题型——阅读表达题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1-2-24 12: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作者:田慧兰   文章来源:文登新一中
根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2007年高考英语命题的指导思想,2007年试题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II卷(主观性试题)取消了短文改错,增加了阅读表达题;分值也进行了调整,由35分增至45分,其中阅读表达题15分,作文30分。
  增加阅读表达题,旨在加强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起来,以提高语言能力测试的效度。
  阅读表达题题型:
  阅读表达试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其短文题材和体裁与传统的阅读短文没有太大的区别,长度也大致相同(不少于200词),但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性更强,问题类型多样。
  总的来讲,按照考试说明,阅读表达题的问题设计共有七种类型,即6+X(见下表):
  从列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阅读表达题是以多角度、开放性的问题呈现方式,测试考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题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理念。
  而在平日的实际教学、批改中,我发现学生对阅读表达新题型望而却步,许多学生只能得上6-8分,得分率偏低,

这就引起了我对阅读表达题的格外重视,在授课讲评过程中特别注意推敲探索这种类型题的讲解模式,精雕细琢,总结了训之有细、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阅读表达的加减法:减法——化繁为简,加法——由简入繁。
  下面我结合平日教学经验就以上几种类型的问题分别谈一谈阅读表达加减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主旨概括
  这种题目考查考生把握全文和概括归纳的能力,是几个问题中较难的一问。常规来讲,在说明文或论述文的首段、尾段,作者常常亮出观点、表明立场。因此,考生可以在通读短文一遍的基础上化繁为简,先看能不能找出突出主题的中心句,利用中心句来点题;若不能,则通观全文,分清主旨细节,运用减法剔除文中所涉及到的细节、事例,点击文章的中心词,抓出文中所讲人/物,然后用加法呈现此人/物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哪一方面?通俗说来就是挑出骨头,再往骨头上加肉(thatis, add flesh to thebone)。概括出来的中心意思一定要能够涵盖全文或整个段落,切忌以偏概全或离题太远、太笼统。如下文, 要求概括出整篇文章的标题:
While it is impossible to live completely free of stress, it ispossible to prevent stress as well as reduce its effect when it can’t be avoided.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ffer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ways to deal with stress.
Try physical activity
……

Take care of yourself
……

Make time for yourself
……

Make a list of things to do
……

  做此问时,就可运用上述加减法,先通读全文,用减法抓出中心词stress,再用加法结合第一段启下的结构确定出方向:关于处理压力的方法/如何应对处理压力,然后利用开篇的中心句…offer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ways to deal with stress大胆定题:Ways to deal with stress /How to deal/cope withstress。而在批改中发现,很多学生只写stress,这种回答就太笼统,范围太大,阅卷老师不能明白到底关于压力的哪方面。这就是没有用好上面提到的加减法——往骨头上加肉这一环节。



2.
英译汉
英译汉主要考查了考生词汇、句法、语法和固定表达方面的基本功,需要翻译的句子往往是结构较为复杂或者包括一些特定习语的句子。翻译之前定要分析句子结构,化繁为简找出句子主干,然后由简入繁添加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等,再融合情景弄清句意,用通顺的汉语进行表达。翻译时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不一定要一一对应,但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如下文,要求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



Too little allowance is made for the person who is no longer earninga living , who cannot walk long distances or drive a car, who may havephysical or mental disabilities that keep him from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做此题时,先理顺句子结构,减去非重要成分,挑出主干:Too littleallowance is made for the person,而后面是三个定语从句来修饰theperson。在汉语中定语习惯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语前面,所以翻译时我们要在the person前补充这些修饰成分,按照汉语顺序通顺表述。



参考答案:对于那些不能再谋生的,不能走远路或开车的,身体或精神有残疾以至于不能和别人交谈的人来说,他们得到的津贴太少了。

3.
补全句子
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生必须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递进、并列、对比、转折、因果等,运用减法省去不必要信息抓出启承转合信息词,定下大体的结构思路及形式,需要填写的是短语还是完整句子,然后根据上下文添加适当内容。一般来讲,答案的字数要求较少,因此语言一定要精练,且表意要做到全面整合、精简到位。之后把答案还原句中,确定是否通顺切题,能否恢复文章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思想或意图。如下文,要求用恰当的词或短语填空(不超过5个字):
  “Nice to meet you” is a common gree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Mengenerally shake hands upon meeting while______. When a man meets a woman, he usually waits for her to reach out hand first if shewants.通过阅读推敲,我们可先用减法挑出启承转合的信息词‘while’,推断出它在此表示然而,上下文是很明显的对比转折关系;再用加法联系上下文,定位作者想表达女士与男士相反的意图:womendon’t
shake hands like men very often
。受字数限制,语言要精炼,故参考答案:“women seldom/rarely do”符合作者推测seldom/rarely这两个单词准确而不绝对,将答案还原句中上下文顺理成章、浑然一体。考生如若能在这一过程中把化繁为简、由简入繁的方法运用得当就不会找不到方向无从下手。




4.
句子替换
  这类题目要求对句意准确理解,两句之间可以用等号认定,属于一对一的关系,不要内容不足,也不要画蛇添足。
  窍门就是运用减法把句子化繁为简,挑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为表示时间、地点等的状语,并且两句同有,再用加法增加细节成分,二者转换说法一致即可。这种类型题是学生的强项,基本可以达到100%的正确率,我们要保持这种优势,这里不再赘述。
5.回答问题
  该类型通常包括两类: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的答案是固定和唯一的;而开放性问题有着较强的主观性,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
  开放性问题的回答有两种情况:一、文中有相应提示,通读全文根据原文找相关答案,可用减法排除无用的词汇句子,理清要点、言简意赅;二、文中没有提示,要求结合个人观点、经验自由发挥,围绕文章的中心观点列出要点,再用加法在字数要求范围内扩点成句,润色上档。通常该类题最好能用三个句子回答出三条合理理由,如此才可能完整充分,掌握好加减法的技巧,考生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6.其他类型
  该题是结合文章的不同题材和体裁给出其他类型的问题,比如统计分析,列表格,都可以采用化繁为简、由简入繁的加减法来巧设巧答。
  总之,阅读表达问题设计新颖巧妙,富有创意。对调整以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做题的片面倾向,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日学习训练备考中应多读多练,勤思巧记,学会多角度看待分析问题,以不变应万变;老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也要适时鼓励指导学生注重技巧策略,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路子,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读写思译能力。
以上是我对做阅读表达题的几点体会,我相信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只要平时扎扎实实,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动机,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做阅读表达题定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教学过程中加减法在阅读表达题中的应用也行之有效,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责任编辑

艳)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4-12-22 17: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