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149|回复: 0

梁晓声:其实我挺反对整本书阅读的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4-10-4 06:4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梁晓声  著名作家,代表作《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梁老师认为,当前教育内卷,很多书大概讲一讲,分享一下就可以啦,整本书阅读可以留作一生的事情。

他还说,“我认为(阅读)也可以是片段式的,可能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读了一下没有读进去,我三十岁又读,甚至到我终于退休的时候,终于有时间把一本书读完了,又怎么样呢?”
这是一个真正会读书、读了书人才会有的智识。
带学生读书没有错,但背离实际、空喊口号只会让原本美好的事情变成乏味的负担。
我们当前整本书阅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整本书阅读理念、成果繁花似锦。
学生不爱读书,是整个民族轻视阅读的一个真实缩影,也是功利教育的必然结果。提倡整本书阅读,本是为应对学生阅读量低、阅读品位差的被迫之举。
但其效果到底如何呢?1读整本书的时间在哪里?
整本书阅读风头很盛,但其对学生阅读现状有多少改变?明眼人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抛开外部大环境不谈,绝大多数想读但阅读量堪忧的最大原因是:缺少时间,而整本书阅读更需要时间。我们很清楚,阅读时间是重视程度最直观的反映。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位老师是否重视学生阅读,就是要看舍得留给学生多少阅读时间。首先,沉重的课业负担已多说无益,时间已被细化到按分钟算。阅读课,在大多数学校已成奢谈;图书馆开放时间,也只是在中午、下午放学时间,学生吃完饭、写作业、以及午休,还有多少时间能读一本书?对于精神追求未定型的学生来说,阅读需要很好的氛围感和引导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在学校争分夺秒地挤时间带学生读,而对回家阅读、假期阅读缺少信心的原因。老师是学生在校阅读引导中最重要的一环,但这项重任却常被认为是语文老师的事,甚至还要为学生因读书而产生的“失误”担负隐性责任。我们可以想象某些场景:你常会看到某某学生的书被放在了你的桌子上,原因是上其他课上偷看了;某某同学作业没写完,被善意提醒“作业都没写完,还有闲情看书”;不少家长不满意孩子成绩,再看到孩子没事就抱本书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在“争抢”时间方面,语文本就是“弱势”,若语文老师眼中只有成绩,那对于学生阅读,那将是灾难性的。
2
读整本书对语文考试有作用吗?尽管可供学生阅读的时间很少,但还是有很多有情怀、有见识的老师十分重视阅读,不仅为学生创造读书环境,甚至拿出自己的学科时间让学生阅读。于此同时,他(她)面对的压力将是巨大的。例如,为调动师生重视阅读,名著以各种形式进入中高考。但目前试卷大量充斥着诸如“唐僧师徒一共打死了多少妖怪?”“被法布尔称为'美丽公主'的昆虫是谁?”“祥子卖骆驼得了多少大洋?”一类机械的试题。于是,便有了分分钟能应付考试,拿到高分的知识点提纲,反倒是那些花费更多时间读完一本书,并形成自己整体思考的学生,往往容易在这些细枝末节的翻车。即便是某专家曾放出“让不读书的孩子连试卷都都做不完”这样很提气的口号,而且每一次中高考结束时,所有专家都会宣称要鼓励阅读,反对机械刷题。可现实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根本不读书的学生依然靠着屡试不爽的考试技巧在获得语文高分。业内人都清楚,读书效力的显现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大多数情况下,我用一节课来搞默写和你用让学生读一节课闲书相比,我成绩超过你的概率将是无限大的。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些教育水平发达的地区确实有不少能检测出学生阅读积累和综合水平的试题,但是真的太少了。因此,除非真正热爱阅读,否则读着读着,学生没信心了,家长着急了,老师看着成绩坚持不下去了。当考试指挥不动人的时候,整本书阅读就变成了美好的装饰。
3整本书是学生喜欢的书吗?要读书,首先要选书。除了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宣称XX书为必读书目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正如林语堂曾说,“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所以,这世间上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课本上要求学生去整本阅读的书,确实有传世经典之作,但也有一些宣教性很明显,语言风格和题材内容都距离学生心智甚远的作品。很多学生无法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诸如《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一类轻松有趣、形式新颖的作品。有的学生面临的情况是,除了考试必读书目外,不被允许将任何一本课外书带到学校,稍微不够“正统”的书更是谈之色变。曾经我想带学生读一些日本俳句大师小林一茶的作品,但朋友劝我不要冒险,小心被扣帽子,我也就悻悻然作罢了。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试问,课本上给学生推荐的那些书中,我们有信心让学生将来重读的书有多少?此外,无休无止的读书手抄报、阅读卡片、思维导图等形式大于内容的读书任务,也正在一点点蚕食着大多数学生原本就不多的读书热情。学生阅读,最主要的还是涵养精神,带着无聊的任务去读书,读书的兴致必然大打折扣。
4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缺少读书时间,没有读书环境,难遇读书的支持者,再加上难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让整本书阅读的美好理想成了空中楼阁。缺少教育各方的协同合作、周密配合,单靠少数理想主义者的苦苦支撑,学生阅读现状不可能得到质的改变。与其劳师动众,耗资巨大地研究名著导读课、推进课、成果展示课怎么样上出效果,不如早点认清想让学生阅读“毕其功于几节课”虚幻性。当然,我说的是前提是纯粹为了改变学生阅读现状。回到开头梁晓声老师所谈论的话,他绝不是反对认真读完一本书。而是在教育内卷如此严重的当下,要求学生在心智和兴趣都普遍远未达到阅读某些书的水平时,将本来轻松美好的阅读,变成面目狰狞的知识枷锁。在他看来,读书是一辈子可以悠闲去做的事。关于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享受阅读。而不是要求学生在特定年纪,必须按固定的方式读我们指定的书。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坚定对阅读的虔诚,本身一定是经典的信徒,而不只是去附庸潮流、应付考试,或者为了拍几张证明开展了阅读活动的照片。对自己所带学段有六年、三年(小学六年,初高中三年)较为完整的阅读培养计划,具备选书的眼光,并且科学看待应试成绩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将阅读坚持下去。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下,老师可以组织以具体阅读书目为基础的学科活动,将静态阅读变成动态阅读。当然,这也非常消耗精力。面对阅读时间短缺,老师敢于做出取舍,把那些用于机械重复的低效训练时间能给阅读“分一杯羹”。然而,这绝不是鼓励语文老师去做忽视成绩、背离大流的“异类”,而是希望我们的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以挤出一点阅读时间。其实,阅读对学生到底有没有用?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大家心知肚明。学生的阅读未来,只是看有多少学校和老师愿意在这条看似繁花似锦却崎岖难行的道路上,做理想主义的“孤勇者”。
IMG_3363.jpeg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4-12-22 01:2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